### 22岁零进球中场租借亚特兰大,2500万标价引争议,米兰亚特兰大暗中做账实录
夏窗转会市场再起波澜。意甲AC米兰俱乐部官方宣布,22岁的中场球员马尔科·布雷夏尼尼以租借形式加盟亚特兰大,协议中包含2500万欧元的强制买断条款。消息一出,舆论哗然——这位年轻球员职业生涯至今尚未取得进球或助攻,高昂的标价引发了对两家俱乐部“暗中做账”的质疑。
#### 球员背景:潜力新星还是平庸过客?
布雷夏尼尼出身米兰青训,2020年升入一线队,先后被租借至意乙波德诺内、蒙扎等球队锻炼。过去两个赛季,他代表蒙扎出战47场意乙比赛,数据栏始终停留在“0进球0助攻”。尽管教练组评价他“跑动积极、防守拼抢努力”,但作为中场球员,如此苍白的数据难以匹配豪门的竞技要求。球迷调侃:“2500万?这是欧元还是游戏币?”
#### 交易疑云:数字游戏还是合规操作?
这笔交易最引人注目的并非球员本身,而是附加条款的设定。租借期满后,亚特兰大必须以2500万欧元强制买断布雷夏尼尼,且米兰被曝拥有未来转售分成条款。业内人士指出,这类操作常见于意甲俱乐部的财务平衡手段:
- **做账需求**:米兰可通过买断费直接获得资本收益,改善当期财务报表;亚特兰大则可将费用分摊至长期合同,缓解财务压力。
- **财政公平法案(FFP)博弈**:欧足联要求俱乐部收支平衡,高额转会费可快速提升账面收入,规避处罚。
- **互换交易铺垫**:媒体透露,米兰可能借此为未来引进亚特兰大核心球员(如库普梅纳斯)铺路。
#### 历史镜像:意甲的“做账传统”
此类操作在意大利足坛并非首例。2021年尤文图斯与巴萨关于皮亚尼奇的交换交易(作价6000万欧元)后被欧足联调查,最终认定为“虚假资本收益”。近年来,米兰与亚特兰大多次进行球员互换(如凯西与帕萨利奇、科隆博与卡尔达拉),均被质疑存在价格虚高。球迷戏称:“他们不是在踢球,是在玩会计游戏。”
#### 争议焦点:谁在损害足球的纯粹性?
批评者认为,这种交易扭曲了竞技体育的本质:
1. **年轻球员沦为工具**:布雷夏尼尼的“高价”并非基于表现,而是财务需求,可能阻碍其真实成长路径。
2. **联赛竞争力下滑**:意甲球队沉迷于财务操作,而非深耕青训或战术创新,导致欧战竞争力持续衰退。
3. **监管缺位**:尽管欧足联加强FFP审查,但俱乐部仍通过复杂条款规避规则,足协监管形同虚设。
#### 结语:足球还是生意?
布雷夏尼尼的转会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现代足球的撕裂——俱乐部为生存游走于规则边缘,球员成为资产报表上的数字,球迷则为情怀买单。或许正如《米兰体育报》所言:“当足球忘记进球只记得账本,绿茵场的浪漫终将褪色。”这笔交易的结局,或许要等到赛季落幕时才能看清:是米兰亚特兰大的“双赢”,还是又一次注定被审视的财务游戏?